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脑卒中俗称中风,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1。秋冬季是脑中风多发期,伴随着温度骤降,近日脑出血患者数量也有所增加。天气干燥、温度骤降,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保暖。
高血压患者防中风
中风是1种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病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要挟人类健康的3大疾病。秋冬季节是脑中风的多发季节,秋末冬初天气转寒,人体遭到冷空气刺激后,常致使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发血压升高。此时,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构成血栓,因此极易致使中风的产生。
在脑中风多发的季节,高血压患者特别要注意。气温骤降,高血压患者的颅下血管较脆弱,1旦外周血管收缩,就会引发脑出血,再加上天气干燥,身体缺少水份,也会致使脑梗塞。高血压患者特别要注意保暖,保护外周血管,同时还要及时监测血压指数。有时候有的高血压病可能没有明显的身体反应,所以必须根据血压指数进行适当的药物调剂。
高血压患者还应调剂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同时还要减少熬夜、饮酒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血管遭到各种刺激而致使患者的血压升高。
年轻人应重视“小中风”
不但老年人要注意脑中风,年轻人也要注意自己身体出现的短暂性脑缺血,特别是1些久坐、肥胖、极度缺少运动和有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者。
现在很多年轻人由于工作紧张,久坐不动,要严防短暂性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也称“小中风”,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开始眼睛看东西会突然出现黑蒙,或出现1侧肢体无力或麻痹,说话吐字不清或完全失语等。1般发作时间不长,虽可恢复正常,但却是产生完全性脑卒中的先兆和危险信号。
年轻人应适当地运动,适时增加衣物,身体肥胖者少吃油腻食品,并对自己的血压定期进行检查。
中风要及时就诊
中风发作前常常有很多先兆,如突发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脸部或单侧肢体麻痹、无力,吐字不清,头晕头痛等症状,1旦产生上述先兆,常预示着可能产生脑中风,应及时就诊,不可延误。由于中风先兆1般延续几分钟便消失,极易被患者疏忽。
人在座着或站的情况下,到脑部的供血要比躺着供血量明显减少,如果说平时就处于缺血状态,再加久坐缺少活动血流不通畅,就会增加老年人中风的概率。中风产生后的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对患者的康复会比较有益,超过6小时,患者的致残概率会增加,家属应及时将病患送往医院,不能耽误患者的病情。
相关新闻
上一页:近三成中风患者害怕过节
下一页:患精神中风怎么办
相关问答